登录 注册 退出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传统 > 书画 正文

中华名画:明 沈周 作品欣赏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3-03-26
导读:

沈周《江村渔乐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江村渔乐图》(局部) 纵24.8厘米 横169厘米 美国佛利尔·赛克勒美术馆藏

《江村渔乐图》围绕渔家的自在悠然展开。卷首几叶扁舟浮于江面之上,江水开阔平静,渔夫或悠然垂钓,或把盏言欢,尽显安闲随意之态。后半段青山红叶映照垂柳芦苇,西风过处,雁阵掠空,烟水苍茫,村野生活的宁静平和毕现笔端。此卷笔墨苍劲,色彩简约,意境悠远,营造出画家理想中渔家生活的朴实之美,是古代“渔隐”画作中的一件重要作品。

沈周《椿萱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椿萱图》(局部) 纵165.6厘米 横90厘米 安徽博物院藏

《椿萱图》绘椿树遒劲茂盛、萱草茁壮蓊郁、灵芝肥厚硕大之态,是一幅藉由三种意象祝福高堂健康长寿的画作。画中椿树刻画细致,勾皴而出的斑驳树皮,连同重墨点染的苔点,烘托出椿树饱经风霜、老而弥坚的特色;萱草以松动的笔触勾绘而成,其柔嫩而富于韧性的质感与坚若磐石的椿树形成对比。全图展现了华夏儿女的贺寿礼俗,也表达了对受画者和观画者“椿萱齐寿”的美好祝福。

沈周《盆菊幽赏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盆菊幽赏图》(局部) 纵23.4厘米 横8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

《盆菊幽赏图》描绘的是明代官员傅瀚等人相约赏菊,然菊花未能如期开放,故而作“催花诗”敦促菊花早绽笑颜的情境。图中秋水澄明,霜叶如花,盆菊绕亭而生,含苞待放。三位士人对花把盏,风雅非常。作为一幅典型的文人雅集画卷,卷中即景而成的诗作富有情趣,因诗而成的画作富有笔趣,全卷既是一幅足堪赏玩的别有意趣之作,也诠释出明代文人交游的幽雅情韵。

沈周《东庄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东庄图(二十一开)》(之一) 纵28.6厘米 横3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
明 沈周《东庄图(二十一开)》(之一) 纵28.6厘米 横3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
明 沈周《东庄图(二十一开)》(之一) 纵28.6厘米 横3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
《东庄图(二十一开)》是“明四家”之首沈周描绘吴宽家族东庄的图册。册中现存二十一处景致,可分为选址、稼穑、修心三类,分别交代出东庄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、吴氏家族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和修身养德的高洁品性。全册构图奇崛多变,笔法从容纵逸,在东庄已然不存的今天,其被珍藏并广为人知,无愧其“古今至宝,照耀人间”之誉。

沈周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》(局部) 纵36.8厘米 横855.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

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》自诞生后,便被世人奉若至宝,反复摹写,沈周的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摹本。图卷以板桥幽径起笔,首段风烟俱净、天山共色,中段峰峦迭起、岚霭升腾,末段一带平堤、数重洲渚,全卷山川自相映发,令人目不暇接。此图是沈周在失却其所珍藏的《富春山居图》原作后,“以意貌之”而成,可谓以前人之神思,运自家之笔墨的典范。

沈周《挂兰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挂兰图》纵15.8厘米 横42.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
挂兰,指的是岩壑深处的一种悬根而生的花。此花一茎数苞,近于蕙兰,《挂兰图》描绘的便是其芳香暗持之态。图中又有画家题写的长跋,内容诙谐有趣。全图乃画家兴之所至,草草而成之作,故而更见笔墨灵动之处,堪称一幅寓意趣于平淡之间的耐人寻味之作。

沈周《松下芙蓉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《松下芙蓉图》纵23.6厘米 横82.0厘米 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藏

《松下芙蓉图》是沈周为吴门文士汤夏民所绘。汤氏多年科考失意,曾有“由来艳冶人争爱,寂寞谁怜涧畔松。西风吹冷满天涯,秋老芙蓉始着花”一诗。沈周绘制此图时,汤氏已于三年前中举。故而此作既是呼应汤氏诗意,亦或有借松树、芙蓉之寓意祝贺其大器晚成之意。

沈周《溪山秋色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 《溪山秋色图》(局部) 纵20.6厘米 横640.7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

《溪山秋色图》是沈周拟元代画家倪瓒笔法之作。全图以长逾六米的尺幅,绘溪山迢递、江天浩渺之景,简净幽逸,纤尘不染,宛若幻境。此类古木寒林、山水竹石题材,倪瓒尤为擅长,下笔干净清透,无市朝尘埃气。沈周与倪瓒同为隐逸名士,心境平和安定,故而仿写倪瓒最得其静与净。沈周此卷运自家手笔,而得倪瓒风神,写出了开阔澄虚的画境与心境。

沈周《庐山高图》

来源:浙江大学

明 沈周 《庐山高图》 纵193.8厘米 横98.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《庐山高图》被专家定为“国宝”级作品,是沈周由“细沈”向“粗沈”阶段转换的代表作。该图系沈周为其师陈宽(号醒庵)七十岁生日祝寿而作,画中笼袖而立、仰观飞瀑的文士,想来应是沈周敬仰之醒庵。沈氏一生未曾到访庐山,此作是其发挥艺术想象力的结果。作为诗画结合的佳作,此图集中体现了沈周融会古人笔法,走向成熟创新的绘画境界。

顶一下
(0)
0.00%
踩一下
0
0.00%
"真想不到会有人会打赏,言语也许对你并不重要,但我还是谢谢你。"
给文化网打赏打赏
中华名画:明 沈周 作品欣赏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2
5
10
20
50
自定义
您当前余额:元
微信
余额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打开微信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打开QQ钱包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加载中~
加载中~

相关推荐:

Copyright © 2018-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
京ICP证000000号
Top